
筆尖的選擇:中性筆筆頭外形一般分為子彈頭型、針管型和半針管型。子彈頭型適合制造更粗的筆頭,市面上較多的是0.5MM,最粗的可以可以達到1.2。針管型適合制造較細的筆頭,例如0.30、0.25等等。半針管是介乎于子彈頭和針管之間:筆頭尖端可以做到跟針管一樣細,而筆頭尾端跟子彈頭的尾端是一樣大的。半針管型可以制造相對較細的筆頭,例如0.48,0.35等等。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書寫需求選擇合適的筆尖大小。

韓式、中式通用中性筆的筆芯外直徑一致,彼此可以通用。日本通用中性筆的外直徑一致,但筆頭、筆尖各不相同,難以實現通用。日本的中性筆里,只有研發于1990年代的中性筆,才能彼此通用。2000年以后研發出來的日本中性筆芯,不同品牌的不能通用。近年來,中性筆芯墨管內徑變化很大,出現了內徑從2.0mm到7.0mm之間的不同墨管,內徑較大墨管灌注墨水量由原來的0.5g/支增加至2.0g/支,單支書寫長度由400-500m提高至近2000m,這對筆頭的耐墨性以及鋰基酯的封存與隨動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油性筆的墨流動性很低,非常非常粘稠。筆畫邊緣有明顯的封閉。墨水可能不容易被紙纖維吸收。筆畫用力處容易積墨,不易速干。即便在紙質不好的紙上墨跡也不會散開,紙背面很少能透過墨跡。在銅版紙上會感覺更滑,但是會相對速干。遇到水一般墨跡不會散開,字跡會相對變淺一些。墨水顏色相對較亮,有相對的光澤感,彩色墨的光澤感更明顯。油性高到一定程度其實約等于圓珠筆,收筆往往過于順滑有時可能收不住。

中性筆,又稱水筆,因此沒有區別。起源于日本,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新穎的書寫工具。按筆頭類型、油墨色彩、結構等又可分為不同類型的中性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水性筆包括:鋼筆、普通水筆、中性筆、寶珠筆、走珠筆、簽字筆、熒光筆、白板筆、水彩筆。中油筆:中油筆所用油墨性質介于水性筆和油性筆之間,保存時間較水性筆更長,遇水也不容易化開,但性質不如油性筆那么穩定。當書寫一些需要保存的文檔時,常用到中油筆。